“武林風”是河南電視臺以武術文化傳播為主要內容的欄目,自2004年1月3日在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正式開播以來,短短三載,欄目收視排名就已快速躍居河南衛視前二名。如今“武林風”已成為中國搏擊第一品牌,其中,“武林風”欄目組總制片人吳立新功不可沒。 臨危受命,大膽革新 吳立新自幼習練過武術,稍稍長大后,喜歡閱讀武術讀本和武俠小說,對武術一直保持著一片熱情。2004年10月,他接手“武林風”欄目,此時開播半年多的“武林風”效果并不盡如人意,比賽水平差,節目難看,收視率很低。長此以往,欄目必將走進死胡同,改革勢在必行。為此吳導大動了一番腦筋,大膽地進行新的嘗試,對欄目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。初期的探索難度可想而知,他的建議也得到多數人的反對,然而,吳導憑借深邃的眼光和雄厚的魄力,毅然為武林風開辟了一條新的光明大道。 人無我有,人有我特,人特我新 “武林風”作為一個新的品牌誕生,很難找到同類欄目進行借鑒,在“傳播民族文化,弘揚中華武術”的宗旨下,吳導提出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特,人特我新”的理念,充分利用地區資源優勢。欄目板塊內容皆以搏擊比賽為主線,融入一定的時尚與娛樂因素!拔淞謱氊悺边x拔賽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功夫麗人,大大增加了欄目的人氣;百姓擂臺賽給了民間拳手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舞臺,塑造出“百姓英雄”王洪祥、調皮的小和尚一龍、憨厚可愛的王知亮等一大批“百姓明星”!拔淞诛L”目前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大眾文化元素成功結合的良好范例。 實戰才是硬道理 吳導自幼習武,接手“武林風”以來,走訪、觀摩了國外各大武術體育賽事,接觸、了解眾多國內外武術運動員和武術名家,對中國武術有很深的了解和感觸,他感到中國武術當今的發展狀況很不樂觀,武術仿佛只是表演臺上的花拳繡腿和電影里飛來飛去的大俠,喪失了武術最本質的技擊意義。國內很多名家大師僅是“嘴上功夫”,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實戰交流,而很多國外的實戰派武技形成時間雖短,卻已風靡全球。一個“打”字是衡量實戰功夫深淺的唯一標準,因此,武林風擂臺賽以實戰為主,完全是“真刀真槍”的對抗,沒有一絲花哨,將真正的實戰功夫展示給觀眾。 堅持走國際化路線 時代在發展,“武林風”也在不斷銳意進取,為了進一步提高與完善節目質量,“武林風”一直在堅持不斷創新,對節目進行多次改版,提高包裝和宣傳水平等等,以滿足觀眾不斷變化和多樣的欣賞需求。自2008年開始,武林風確立走國際化路線的理念,每年都要舉辦8場左右國際賽事。2009年末辭舊迎新之際,“武林風”連續舉辦了中俄、中泰、中美、中非四場中外對抗賽,并在虎年伊始隆重推出巔峰之作——環球拳王爭霸賽,為觀眾奉上一道饕餮大餐。據吳導透露,“武林風”虎年將會打造自己的金腰帶,吸引中外選手激烈爭奪,還將走向全國各大城市,讓各地觀眾一飽眼福。 |